冬天绝对不能错过的美味食材就是冬笋,可帮助消化、不易发胖、降低心血管疾病,介绍四道食谱让你食指大动。
竹笋向来被烹饪名家称呼「百搭菜」,不管台菜、江浙菜,一定少不了竹笋这一味,既能担当主角,也能做配料。
而在竹笋家族中,身价最高的就属冬笋,它是在孟宗笋还未冒出土之前就採收,纤维较其他竹笋品种来得少,口感很好,素有「金衣白玉,蔬中一绝」的美誉。清代李斗在《扬州画舫录》中将冬笋列为小八珍之一,足见其身价非凡。
台湾竹笋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品种盛产,而每年农历立冬到1月底(约莫国历11月中到2月底),就是冬笋的盛产期。
一高:高纤维肠胃道好帮手
冬笋的珍贵不只因为冬天少见竹笋,也在于它的营养价值高。现代人接触到太多精致食物,导致肠胃蠕动力降低,肠胃壁抵抗力薄弱,这时可多吃冬笋,它含大量粗纤维,可帮助强健胃肠。
而且粗纤维还有松软粪便的功能,有习惯性便秘的患者可多吃冬笋,促进肠胃蠕动、清理体内废物,也可减少大肠癌的风险。
除此之外,纤维质还能改善身体对葡萄糖的容忍量,及对胰岛素的敏感度,可帮助维持正常血糖浓度,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的风险。
三低:低脂肪、低淀粉、低热量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
许多人认哈尔滨SPA小编认为为竹笋除了纤维质之外没有其他营养,其实竹笋含有不少蛋白质、醣类、铁、钙、维生素,其中又以冬笋的蛋白质含量最高。而且冬笋的低脂肪、低淀粉、低热量,可帮助降低胆固醇、三酸甘油脂的浓度,因而减低高血压、冠状动脉心臟病的风险。
不过中医建议,慢性病患者不宜吃过多冬笋,易引发原有疾病发生,但少量食用对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及肥胖的确有所助益。
清热解毒、透发痘疹
在中医古籍中,冬笋性寒味甘,有消渴、利水道、益气、袪热、消痰、爽胃等功效。而且冬笋属「发物」,当小孩子出麻疹、水痘初起,就可将笋与鲫鱼一起煮来吃,以助发透。
冬笋虽然营养价值高,但还是有些食用上的禁忌。
它的粗纤维对胃肠不全然有好处,肠胃不佳、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吃多,可能会有积滞、闷胀感。
中医也提醒,笋类具有由内往外透发的功效,容易加重皮肤敏感、疮科烂肉如蜂窝组织炎等症状,要注意吃的时机、量及频率。
另外,冬笋含有一定难溶性草酸,易与体内钙离子结合形成草酸钙,会影响身体内钙离子的吸收平衡,不宜与豆腐同食,否则容易形成结石;患有肾炎和肾、尿道、胆结石患者也不宜多吃。
竹笋怎么煮不会又苦又涩?
做法1:
竹笋带壳以冷水煮至沸腾,加入一把白米(或洗米水)及两支乾辣椒,白米会吸收竹笋的苦涩味,淀粉的清甜也会被竹笋吸收,而乾辣椒则会让竹笋的鲜味更明显。煮熟后捞出连壳放置至冷却,并以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内冷藏,这样甜分及水分才不易流失。
做法2:
竹笋去壳洗净,可切片或整支,清水高过竹笋(不可放盬、油、高汤或骨头同煮),大火煮开后,杓掉冒出来的泡泡,再加盖、改小火、慢煮一、二小时(以上)即可。久煮后笋香四溢、汤转甘甜,呈现浅浅的茶色。汤及笋待凉可整锅置冰箱冷藏,亦可调味上桌、或再制其他料理。